Share This Post

作者:Peter Lee

有一天,我在一家轮胎店等候车辆维修时,巧遇一位热情的大叔,我们随即聊起来。话题从当前经济形势、生活成本节节攀升,一路谈到马来西亚的营商环境。对方随后问起我的职业。

当我告知他,我从事遗嘱撰写与遗产规划服务时,他的神情立刻为之一亮,并马上抛出一个问题:

“一个人去世后,银行是否会自动豁免其所有信用卡债务?”

他表示,这是一位朋友告诉他的“常识”,甚至还劝他的孩子无需理会这些债务,等他百年之后就“一笔勾销”。

我立即打断了他的话,郑重澄清这是一个极为危险且普遍存在的误解。事实上,一旦个人去世,其债务并不会随之消失。在遗产依法分配予受益人之前,所有债务必须优先清偿。

一个真实的案例

我向这位大叔分享了多年前接触的一个案例。

一名癌症患者为延续生命,使用多张信用卡支付高昂的医疗费用。遗憾的是,尽管他竭尽财力与健康抗争,最终仍不敌病魔。

其身故后,家属震惊地发现,仍有大量信用卡未偿欠款。他们向银行提出基于人道理由请求豁免债务,银行虽表示同情,但最终仅同意给予小部分折扣,剩余债务仍需通过死者遗产清偿。

这个家庭在经历亲人离世的巨大悲痛之际,还必须承受沉重的债务压力。遗产执行人最终别无选择,只能先履行清偿责任,继而才处理遗产分配事宜。

法律层面的现实

所谓“家属必须清偿债务”,更准确地说,是由遗嘱指定的执行人,或在无遗嘱的情况下由法定的遗产管理人,依法承担清偿死者生前一切债务与法定义务的责任。

这并非可有可无的选择或个人判断问题,而是受到马来西亚《1959年遗嘱认证与遗产管理法》的严格规管。执行人或管理人必须在遗产分配前,优先履行债务清偿义务。若擅自提前分配遗产,导致债权人未获清偿,执行人/管理人本人可能需承担法律责任。一旦遗产资金流入受益人手中,再欲追回,几乎难如登天。

值得注意的是,债务范围不仅限于信用卡,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类:

  1. 个人所得税— 国家税务局(LHDN)有权在死者去世后继续发出税务评估通知;
  2. 个人贷款 — 常被忽视,但银行依旧依法追偿;
  3. 房屋贷款 — 未清偿将可能引发房产被拍卖;
  4. 分期付款/租购债务 — 若未还清,相关资产如汽车、家电可能遭收回;
  5. 商业债务 — 自雇人士尤其需注意,或涉及供应商、员工薪资等;
  6. 银行透支与信用额度 — 银行在确认死亡后即会要求偿还;
  7. 国家助学贷款(如 PTPTN) — 除非获得正式豁免,否则亦属待清偿项目。

执行人/管理人面临的潜在风险

许多遗产执行人或管理人在处理遗产事务时,为求“尽快完成分配”,往往低估甚至忽视潜藏的债务风险。他们误以为死者“生前一切正常”, 即可默认“无债可还”。

但问题在于,债权人并不会遗忘。

若执行人未尽审慎调查之责,导致遗产分配后仍有债务未偿,其个人可能面临追债。换言之,执行人有可能不是继承者,而是债务的最终承担者。

根据最新数据显示,这一风险尤显严重:

  • 截至2025年第二季度,马来西亚家庭债务已占GDP的84.3%,为亚洲最高之一;
  • 信贷咨询与债务管理机构(AKPK)报告显示,约30%的在职成年人需借贷以支付日常开销;
  • 医疗支出依旧沉重:2021年个人自付医疗费用占总卫生支出的31.5%,许多家庭依赖信用卡或贷款应对治疗费用,最终将债务转嫁至遗产之上。

面对如此现实,执行人必须谨慎行事。清偿债务不仅是法律上的强制义务,更是确保受益人真正继承“净资产”的唯一途径。

给遗产执行人/管理人的实务建议

分配前,务必清偿所有债务。

若您被指定为遗嘱执行人或遗产管理人,以下步骤可协助您依法、妥当地完成职责:

  1. 申请遗嘱认证 / 遗产管理书
    • 获得法庭正式授权,方具处理遗产的合法资格。
  2. 全面收集死者财务资料
    • 包括银行对账单、投资报表、产业产权证、贷款合同、报税记录、PTPTN 状态、信用卡账单等。
  3. 依法刊登债权人通告
    • 根据法律要求,公开通知债权人提出索偿,通常为期两个月。
  4. 核实并确认所有债务
    • 不可凭主观判断,务必与各金融机构、政府机关及商业伙伴核实。
  5. 按优先顺序清偿
    • 包括:丧葬费、抵押贷款、税款、无担保债务(如信用卡、个人贷款)等。
  6. 保留完整记录
    • 所有支付凭证应妥善保存,以应对未来可能产生的法律纠纷或质疑。
  7. 债务清偿完毕后方可分配遗产
    • 切勿因受益人催促而提前分配,风险极高。

结语:永远在我心上

对于债权人而言,只要债务尚未还清,您将始终是他们“永远在我心上”的牵挂。

遗产执行人和管理人务必以高度谨慎态度履行职责,不仅是为了法律的严谨,更是对亡者及其家庭的责任。慎重处理每一笔债务,才能确保死者留下的是恩泽,而非负担;是祝福,而非遗憾。